A股分化,创业板冲高回落涨1.5%,“宁王”大涨创新高。港股全天震荡上涨,科网股强势,锂电池拉升,“宁王”H股亦爆发。国债反弹,商品上涨,“双焦”期货涨超4%。
9月15日,A股全天走势分化,沪指窄幅震荡,创业板冲高回落,盘中一度站上3100点,午后涨幅回落。创业板权重股“宁王”大涨,创历史新高。游戏、CRO等活跃。
港股震荡上涨,恒指、恒科指双双走高,恒科指涨超1%,科网股、新能源汽车股强势,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链走高,“宁王”H股亦创新高。医药股上涨,药捷安康再度大涨近70%。
债市方面,国债期货全线反弹,30年期主力合约一度涨超0.4%。商品方面,国内商品期货多数上涨,“双焦”期货均涨超4%。
A股:截至收盘,沪指跌0.26%,深成指涨0.63%,创业板指涨1.51%。
盘面上,个股跌多涨少,沪深京三市约3400股飘绿,今日全市场成交2.3万亿。沪深两市成交额2.28万亿,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近2460亿。板块方面,游戏、猪肉、CRO、智能驾驶等板块涨幅居前,黄金、卫星互联网、军工、数据要素等板块跌幅居前。
具体来看,游戏股表现强势,星辉娱乐、完美世界涨停。猪肉股集体拉升,得利斯、傲农生物封板。CRO概念股走强,昭衍新药涨停,储能概念股表现活跃,宁德时代、阳光电源双双创历史新高。智能驾驶概念午后活跃,浙江世宝、路畅科技等涨停。下跌方面,卫星互联网概念下挫,三维通信跌超5%。文化传媒大跌,果麦文化跌超10%。
港股:恒指涨0.21%,恒科指涨0.91%。
盘面上,锂电池股多数上涨,宁德时代涨超7%,创上市以来新高,赣锋锂业涨超2%,新能源汽车上涨,理想汽车涨4%;药捷安康尾盘飙涨110%,近4个交易日累涨近500%;科技股普涨,阿里巴巴涨超2%;医药股反弹,药明生物涨超6%。新消费概念股分化,泡泡玛特跌超6%,遭摩根大通下调评级至中性。沪上阿姨涨超8%。
债市:国债期货集体反弹,截至收盘,30年期主力合约涨0.21%,10年期主力合约涨0.12%,5年期主力合约涨0.07%,2年期主力合约涨0.01%。
商品:国内商品期货多数走高,截至收盘,焦炭、焦煤主力合约涨超4%,鸡蛋涨超3%,玻璃、LU燃油、燃料油、碳酸锂涨超2%。红枣跌超2%,菜籽粕跌2%,集运欧线、豆粕、玉米、淀粉跌超1%。
消息面,截至9月12日,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1839.85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5.44亿元;深交所融资余额报11431.12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6.38亿元;两市合计23270.97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11.82亿元。
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8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.2%,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。8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,同比增长3.4%,环比增长0.17%。其中,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575亿元,增长3.7%。
“宁王”AH股大涨,创新高今天,A股宁德时代大涨近10%,创下历史新高,盘中一度涨超14%,年内涨超37%,市值1.6282万亿。
宁德时代港股今天同样大涨,收盘张7.44%,报465港元/股,创上市以来新高。
对于“宁王”爆发,分析认为,主要是多重利好积累导致: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5日发布《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》,围绕订单确认、交付与验收、支付与结算、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,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相关内容作出规范倡议。
9月12日,工信部网站消息称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《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(2025—2026年)》,其中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,同比增长约3%,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%左右。
9月12日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印发《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。《方案》提出的总体目标为:2027年,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.8亿千瓦(即180吉瓦)以上,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,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。
中信建投研报称,锂电方面,锂电板块已经兑现2025年市场需求超预期,当前核心矛盾为2026年需求预期是否继续上修,后续持续关注储能招标及装机数据、2026年指引置信度、2026年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延续情况以及锂电排产信息等。
摩根士丹利此前研报称,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行业领导地位非但没有被削弱,反而在竞争中得到进一步强化。该行认为,随着宁德时代今年上半年在欧洲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取得突破,而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在关键的储能领域陷入盈利困局,加之当前大热的固态电池技术被视为短期炒作,宁德时代的领先优势将得以延续,其估值在同行中已具备显著吸引力,已经成为了“行业中最便宜的”。
在宁王大涨之际,A股的储能板块今天盘中拉升,天宏锂电涨超12%,天赐材料、海博思创、骆驼股份等纷纷上涨,阳光电源盘中也创下新高。
与此同时,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活跃,万向钱潮、方正电机、得润电子等纷纷涨停。
方正证券指出,汽车稳增长方案强调,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,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,推动道路交通安全、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。政策端对L3车型的松绑,叠加后续权责划分、智能网联汽车参数等细则的出台,有望重塑汽车行业竞争逻辑,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价值维度的竞争,智能化将成为车企重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国产模拟芯片集体上涨今天A股多家模拟芯片公司跳空高开,截至收盘,圣邦股份20%涨停,纳芯微涨超10%,思瑞浦、晶盛机电等涨幅居前。
消息面,据上海证券报,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,近期,美国政府泛化国家安全概念,滥用出口管制和“长臂管辖”,对中国芯片产品和人工智能产业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,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,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,中方对此坚决反对。
此次反倾销调查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,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。调查涉及自美进口的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。申请人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,2022至2024年,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累计增长37%,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%,压低和抑制了国内产品销售价格,对国内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损害。
预制菜概念股拉升今天,预制菜概念股盘中拉升,截至收盘,得利斯涨停,龙大美食、惠发食品、国联水产等纷纷跟涨。
消息面,西贝餐饮与罗永浩就预制菜起争论引爆网络,相关讨论也持续升温。9月15日下午,西贝官方发布致歉信称,为了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,让顾客拥有更好的体验,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。
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850亿元,同比增长33.8%,预计2025年将突破6173亿元。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2023年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160%,其中年轻消费群体占比超过60%。
从预制菜行业规模来看,华鑫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指出,我国预制菜行业保持高增态势,2019—2022年收入CAGR为19%,预计2025年可达4757亿元,人均预制菜消费量从2013年5.4kg增至2022年9.1kg,但渗透率10%—15%对比海外成熟国家渗透率60%仍有明显空间。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配资炒股开户技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